手的五行属性是中医理论中“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相互关联,而手作为人体接触外界、进行活动的重要器官,其形态、功能、经络分布等均与五行(木、火、土、金、水)密切相关,通过解析手的五行属性,不仅能理解手与脏腑功能的对应关系,还能为中医诊断、养生保健提供理论依据。

手的五行属性总述
五行学说是古人认识自然和人体的核心工具,五行“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的特性,对应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的生理功能,手作为“心之使”“灵之枢”,其经络循行、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均被纳入五行框架:手的经络连接脏腑,手的形态反映五行盛衰,手的症状提示气血失衡,具体而言,手的五行属性可通过经络、脏腑、形态三个维度解析,三者相互印证,共同构成手的五行体系。
手部经络与五行属性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与体表的通道,手的六条正经(手三阴经、手三阳经)分别归属不同五行,与对应脏腑形成“络属-表里”关系,是手部五行属性的核心载体。
(一)手三阴经:属阴,行于手臂内侧
- 手太阴肺经(金):属金,对应肺与大肠,循行从胸走手,从中府穴(胸部)至少商穴(拇指桡侧),主要功能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肺气充沛则手部皮肤润泽、指甲坚韧;肺气不足可见手指麻木、皮肤干枯。
- 手厥阴心包经(火):属火,对应心包与三焦,循行从胸走手,从天池穴(胸部)至中冲穴(中指指尖),功能为“代心行令”“保护心脏”,心包气旺则手掌温度适宜、指端红润;心包火旺可见手心发热、指尖灼痛。
- 手少阴心经(火):属火,对应心与小肠,循行从腋下走手,从极泉穴(腋窝)至少冲穴(小指桡侧),功能为“主血脉”“藏神明”,心血充足则手指活动灵活、掌纹清晰;心血瘀阻可见指端紫暗、脉涩无力。
(二)手三阳经:属阳,行于手臂外侧
- 手阳明大肠经(金):属金,对应大肠与肺,循行从手走头,从商阳穴(食指桡侧)至迎香穴(鼻旁),功能为“传导糟粕”“主津液”,大肠经气调畅则手指关节灵活、指甲光泽;大肠实热可见食指红肿、便秘。
- 手少阳三焦经(火):属火,对应三焦与心包,循行从手走头,从关冲穴(无名指尺侧)至丝竹空穴(眉梢),功能为“通调水道”“协调脏腑”,三焦气化正常则手部温暖、汗液正常;三焦郁滞可见无名指麻木、手臂酸胀。
- 手太阳小肠经(火):属火,对应小肠与心,循行从手走头,从少泽穴(小指尺侧)至听宫穴(耳前),功能为“受盛化物”“分清泌浊”,小肠功能正常则小指饱满、掌肉充实;小肠虚寒可见小指发凉、腹泻。
以下为手部经络五行属性简表:
经络名称 |
五行属性 |
对应脏腑 |
循行部位 |
主要功能 |
手太阴肺经 |
金 |
肺、大肠 |
上肢内侧前缘 |
主气、通调水道 |
手厥阴心包经 |
火 |
心包、三焦 |
上肢内侧中间 |
代心行令、保护心脏 |
手少阴心经 |
火 |
心、小肠 |
上肢内侧后缘 |
主血脉、藏神明 |
手阳明大肠经 |
金 |
大肠、肺 |
上肢外侧前缘 |
传导糟粕、主津液 |
手少阳三焦经 |
火 |
三焦、心包 |
上肢外侧中间 |
通调水道、协调脏腑 |
手太阳小肠经 |
火 |
小肠、心 |
上肢外侧后缘 |
受盛化物、分清泌浊 |
手部形态与五行属性
手的形态结构(如手指、手掌、指甲、皮肤等)同样可对应五行,反映五脏气血盛衰,是中医“望诊”的重要依据。

(一)手指分属五行
中医手诊中,五指与五行直接对应,指尖形态、色泽变化提示对应脏腑状态:
- 拇指(脾土):属土,对应脾,拇指粗壮、肉厚实提示脾胃健运,消化功能良好;拇指瘦弱、扁平提示脾虚,易见食欲不振、腹胀。
- 食指(肝木):属木,对应肝,食指指节灵活、指腹红润提示肝气条达,疏泄正常;食指指节僵硬、指色青紫提示肝郁气滞或肝血不足,易见胁痛、目干。
- 中指(心火):属火,对应心,中指最长、指端饱满提示心气充足,血脉通畅;中指短小、指端苍白提示心阳虚,易见心悸、畏寒。
- 无名指(肺金):属金,对应肺,无名指修长、指甲光滑提示肺气充盛,呼吸功能正常;无名指弯曲、指甲脆裂提示肺气亏虚,易见气短、易感冒。
- 小指(肾水):属水,对应肾,小指直而长、指根饱满提示肾气充盈,生殖、发育功能良好;小指短小、指皮皱缩提示肾精亏虚,易见腰膝酸软、耳鸣。
(二)手掌与五行
手掌以“中央属土,四旁属金、木、水、火”对应五行:
- 手掌中央(脾土):对应脾胃,掌心肉厚、红润适中提示脾胃运化正常;掌心松软、色黄提示脾虚湿困,易见便溏、乏力。
- 手掌外侧(肺金):对应肺,手掌外侧肌肉丰满、皮肤细腻提示肺气充足;外侧肌肉凹陷、皮肤粗糙提示肺燥津亏,易见干咳、咽干。
- 手掌内侧(肝木):对应肝,掌内侧青筋隐现、色泽红润提示肝血充足;内侧青筋暴露、色暗提示肝经瘀滞,易见头痛、烦躁。
- 指尖(心火):对应心,指尖温暖、指色红润提示心火温和;指尖发凉、指色淡白提示心阳虚;指尖发热、指色深红提示心火亢盛。
- 掌根(肾水):对应肾,掌根厚实、有弹性提示肾气充足;掌根薄软、下陷提示肾精亏虚,易见夜尿多、腰痛。
(三)指甲与五行
指甲为“筋之余”(肝主筋),属木,但甲质、甲色可反映五脏气血:
- 甲质(金):指甲坚韧、光滑提示肺气充盛(金生水,肺肾相生);指甲薄脆、易裂提示肺燥或肝血不足(木不生火)。
- 甲色(火):指甲红润含蓄提示心气充足(心主血脉);指甲苍白提示心血或肝血不足;指甲青紫提示瘀血(心主血脉不畅);指甲色黄提示脾虚湿蕴(土不生金)。
手部五行与脏腑健康的关系
手的五行属性是脏腑功能的外在表现,通过观察手部症状可推断脏腑失衡,指导调理方向:

- 木(肝、胆):手指麻木、食指震颤提示肝风内动;指甲有竖纹、易折提示肝血不足。
- 火(心、小肠):手心发热、中指疼痛提示心火亢盛;指尖冰冷、小指发凉提示心肾阳虚。
- 土(脾、胃):手掌肌肉松软、拇指疼痛提示脾虚;掌心色黄、有横纹提示脾胃虚弱。
- 金(肺、大肠):皮肤干燥、指甲凹陷提示肺燥;食指红肿、便秘提示大肠实热。
- 水(肾、膀胱):掌根薄软、小指麻木提示肾精亏虚;手背浮肿、夜尿多提示肾阳虚。
手的五行属性是中医“藏象学说”与“经络学说”的融合体现,通过经络连接脏腑,通过形态反映气血,为中医诊断提供了直观的“窗口”,理解手的五行属性,既能帮助人们通过手部自测健康状况,也能指导日常调理——如肝火旺者可按揉太冲穴(木),心气虚者可艾灸膻中穴(火),脾虚者可按摩足三里穴(土),实现“观手知健康,调手养脏腑”的养生目标。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中医手诊中,手指如何对应五行?不同手指异常可能反映哪些脏腑问题?
解答:五指与五行直接对应——拇指属土(脾)、食指属木(肝)、中指属火(心)、无名指属金(肺)、小指属水(肾),异常表现提示:①拇指酸痛、扁平提示脾虚,易见腹胀、便溏;②食指指节僵硬、指色青紫提示肝郁或肝血不足,易见胁痛、目干;③中指短小、指端苍白提示心阳虚,易见心悸、畏寒;④无名指弯曲、指甲脆裂提示肺气亏虚,易见气短、易感冒;⑤小指短小、指皮皱缩提示肾精亏虚,易见腰膝酸软、耳鸣。
问题2:如何根据手的五行属性进行日常调理?
解答:可按五行“生克制化”原则针对性调理:①木(肝)问题:易怒、手指麻木者,按揉太冲穴(足厥阴肝经),饮食宜食枸杞、菊花疏肝;②火(心)问题:手心发热、心悸者,艾灸膻中穴(心包经),饮食宜食百合、莲子清心;③土(脾)问题:手掌松软、腹胀者,按摩足三里穴(胃经),饮食宜食山药、薏米健脾;④金(肺)问题:皮肤干燥、易感冒者,按揉列缺穴(肺经),饮食宜食银耳、百合润肺;⑤水(肾)问题:掌根薄软、腰膝酸软者,按揉太溪穴(肾经),饮食宜食黑芝麻、核桃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