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在《说文解字》中释为“饰也”,本义为文饰、美化,而《易经》第二十二卦“贲卦”以“山下有火”为象,象征通过文明之光照耀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各具其美,将“贲”与“五行”结合,并非简单的概念叠加,而是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为框架,阐释“文饰之道”的深层逻辑——既强调外在形式的和谐统一,更注重内在本质的根基稳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文质彬彬”思想的五行化表达。
贲卦的卦象为离下艮上,离为火、为日,象征光明与文明;艮为山、为土,象征稳重与承载,贲五行的核心是“火”与“土”的相生关系:火生土,光明滋养山峦,万物在光照下得以彰显纹理(文);土载火,山峦托举太阳,文饰需以本质为根基(质),二者结合,形成“以文明质,以质载文”的贲之大道。
在此基础上,木、金、水三行作为“用”,共同构成了贲五行的完整体系:
以五行为经,以《易经》贲卦“亨,小利有攸往”的卦辞为纬,可构建贲五行的象征体系,如下表所示:
五行 | 卦象 | 颜色 | 方位 | 季节 | 脏腑 | 贲之六义 |
---|---|---|---|---|---|---|
火 | 离(火) | 赤、红 | 南 | 夏 | 心 | 明亮、文明、热情 |
土 | 艮(土) | 黄、褐 | 东北 | 四季末 | 胃 | 稳重、承载、根基 |
木 | 震、巽(木) | 青、绿 | 东 | 春 | 肝 | 生长、条理、自然 |
金 | 乾、兑(金) | 白、金 | 西 | 秋 | 肺 | 收敛、规范、坚韧 |
水 | 坎(水) | 黑、蓝 | 北 | 冬 | 肾 | 调和、融通、流动 |
“贲之六义”指《周易集解》中释贲卦的“文明以止,人文也”——以文明约束欲望,以条理规范行为,以根基承载文饰,以调和平衡刚柔。“火”对应“文明”,如礼仪教化需如阳光普照,温暖而不灼热;“土”对应“承载”,如建筑需如山峦般稳固,方能承载雕梁画栋之美;“木”对应“自然”,如诗词需如草木生长,韵律自然而不刻意;“金”对应“规范”,如制度需如金属般刚正,为文饰划定边界;“水”对应“调和”,如艺术需如流水般融通,刚柔并济而不失本真。
五行的生克制化,本质是“贲之道”的实践法则:文饰需与本质相生,过度或不足皆不可取。
相生为和,文质一体:火生土,文明之光照亮本质,使内在美得以彰显(如“腹有诗书气自华”);土生金,本质的厚重提炼出文饰的规范(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金生水,规范的文饰催生流动的智慧(如“从心所欲不逾矩”);水生木,智慧的调和促进文采的自然生长(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木生火,文采的丰盈反哺文明的活力(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此为“贲之亨”,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相克为戒,过犹不及:火克金,过度追求文明而忽视规范,则文饰浮夸(如“繁文缛节”);金克木,过度强调规范而压抑自然,则文采僵化(如“八股取士”);木克土,过度崇尚文采而轻视根基,则内容空洞(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土克水,过度注重本质而拒绝调和,则思想固化(如“食古不化”);水克火,过度追求调和而失去文明,则流于庸俗(如“乡愿,德之贼也”),此为“贲之吝”,即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贲五行不仅是哲学概念,更是生活智慧:在文化创作中,需“火土为体,木金水为用”,既有“火”的热情、“土”的根基,又有“木”的自然、“金”的规范、“水”的融通,方能创作出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在个人修养中,需“文明以止”,以“火”的文明提升自我,以“土”的稳重约束行为,避免“文胜质”的虚浮或“质胜文”的粗鄙;在社会治理中,需“贲亨而小利”,以“金”的制度规范社会,以“水”的政策调和矛盾,使文明发展与民生根基相生相长。
问:贲五行中的“火”与“土”如何影响传统建筑的审美?
答:贲五行以“火土为体”,传统建筑深受其影响。“火”对应离卦,象征光明与礼仪,故建筑多采用“坐北朝南”的布局,以南向采光为主,体现“文明以止”的秩序感;“土”对应艮卦,象征稳重与承载,故建筑基座多用夯土或石材,屋顶厚重如山,体现“以质载文”的根基观,北京故宫的“前朝后寝”布局,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红色(火)为主调,彰显皇家礼仪的文明;基座用汉白玉(土)砌成,高台矗立,象征皇权的稳固,正是“火土相生”的贲之审美体现。
问:贲五行对现代人的个人成长有何启示?
答:贲五行强调“文质彬彬”的动态平衡,对现代个人成长有三点启示:其一,“木”生“火”,需如草木般持续学习(木),积累知识以提升认知(火),避免“无根之火”的浮躁;其二,“金”克“火”,需以“金”的自律(如时间管理、目标规划)约束“火”的欲望(如短期快感、过度娱乐),避免“纵欲无度”的消耗;其三,“水”生“木”,需以“水”的反思(如复盘归纳、情绪调节)促进“木”的成长(如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最终实现“文”(外在能力、社会角色)与“质”(内在修养、精神内核)的和谐统一,达到“贲亨”的人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