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作为十二时辰之一,对应现代时间的下午15:00至17:00,地支为“申”,在五行体系中属阳金,这一时段不仅是古代时间划分的重要节点,更承载着古人对自然规律与人体关系的深刻洞察,从五行属性到生活应用,申时与金的关联贯穿于养生、运势、文化等多个层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智慧。
在五行与地支的对应关系中,申属金,且为阳金,十二地支中,金对应申(猴)与酉(鸡),其中申为阳金,象征“刚健中正”的肃杀之气;酉为阴金,代表“收敛内敛”的锋芒之锐,申时属金,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申时正值日过中天,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开始收敛,如同金属的特性——坚硬、肃杀、收敛,申在八卦中对应乾卦,乾为天,为金,进一步强化了其金的属性。
从五行特性来看,金主“收、肃、刚、决”,对应人体的肺与大肠(肺属金,大肠属金),对应季节为秋季(金旺于秋),申时作为下午的“收时”,正是人体肺气开始肃降、大肠蠕动加速的时段,此时若能顺应金性,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健康。
为更直观理解申时的五行属性,以下通过表格对比十二地支的五行归属及特性:
地支 | 五行 | 阴阳 | 对应脏腑 | 对应时辰 | 五行特性 |
---|---|---|---|---|---|
子 | 水 | 阳 | 肾 | 23:00-1:00 | 寒、藏、静 |
丑 | 土 | 阴 | 脾 | 1:00-3:00 | 湿、化、滞 |
寅 | 木 | 阳 | 肝 | 3:00-5:00 | 生、发、动 |
卯 | 木 | 阴 | 肝 | 5:00-7:00 | 柔、舒、展 |
辰 | 土 | 阳 | 胃 | 7:00-9:00 | 承、转、纳 |
巳 | 火 | 阴 | 心 | 9:00-11:00 | 温、通、明 |
午 | 火 | 阳 | 心 | 11:00-13:00 | 盛、长、炎 |
未 | 土 | 阴 | 脾 | 13:00-15:00 | 载、化、培 |
申 | 金 | 阳 | 肺 | 15:00-17:00 | 收、肃、刚、决 |
酉 | 金 | 阴 | 肺 | 17:00-19:00 | 藏、敛、锐 |
戌 | 土 | 阳 | 胃 | 19:00-21:00 | 固、守、藏 |
亥 | 水 | 阴 | 肾 | 21:00-23:00 | 闭、蓄、沉 |
从表中可见,申时与酉时同为金,但申为阳金,更具“主动”的肃杀之气;酉为阴金,偏“主静”的收敛之性,申时金气旺盛,对应肺与大肠,此时若能顺应金性,有助于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发挥。
中医认为“时辰养生”需顺应五行规律,申时属金,对应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属阳水)当令,而金生水,申时金旺可助膀胱经气化,促进水液代谢,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肃降有助于大肠蠕动,因此申时养生的核心是“润肺、通便”。
若出生在申时,日支为申,五行属金,其性格与命运常带有金的烙印:
申时在古代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
申时与五行(金)的关联,是古人对时间与自然规律的精准提炼,从五行属性到养生应用,从性格特质到文化意象,申时的“金性”贯穿始终,提醒我们顺应自然、调和身心,理解申时与五行的关系,不仅能指导日常作息,更能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问题1:申时属金,为什么中医说申时是膀胱经当令,膀胱属水?两者是否矛盾?
解答:并不矛盾,申时地支属金,但中医子午流注中,时辰与经络的对应是基于“气血流注规律”,申时气血流注至足太阳膀胱经(属阳水),五行中“金生水”,申时金气旺盛,能生助膀胱经的水气,两者是相生关系:金为“母”,水为“子”,申时金旺则膀胱经水气充足,有助于人体水液代谢与排毒,申时养生的重点之一就是顺应膀胱经当令,多喝水、利小便,正是利用了“金生水”的五行原理。
问题2:申时出生的人五行属金,性格是否一定刚硬?如何调和?
解答:申时出生的人日支为申,五行金性较强,性格通常有“果断、坚韧、重规则”的特点,但具体性格需结合八字整体五行平衡,不能一概而论,若金过旺(如八字中金多且无火克),易显刚愎自用、缺乏变通;若金过弱(如金被木克或土生不足),则可能优柔寡断、缺乏魄力,调和方法需根据五行平衡:金过旺者,可“火克金”(如从事属火行业、多穿红色衣物、培养热情性格);金过弱者,可“土生金”(如多接触大地、佩戴黄色饰品、从事属土行业如房地产、农业),通过五行调和,可使性格更趋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