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微信作为国民级社交平台,网名成为个人形象的“第一表情包”,这一年,网络文化呈现出“多元共生”的特点: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带火的古风热潮,到“佛系青年”“萌系文化”的流行,网名风格既有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个性表达的追求,年轻人通过网名传递情绪、记录生活、彰显态度,形成了独特的“社交名片文化”,以下从六大类型整理2017年微信流行网名,带你重温那个充满创意与温度的社交时代。
这类网名偏爱自然意象与细腻情感,常带一丝朦胧的浪漫,适合喜欢用文字表达心境的用户,特点是将日常场景赋予诗意,如“风”“花”“月”“星”等元素组合,或化用诗词典故,营造出“岁月静好”的氛围。
示例:与风私语、落日熔金、薄荷味晚风、鲸落海底、人间朝暮、半糖主义、云边书卷、春日来信、星河滚烫、温柔与酒。
2017年“萌系文化”盛行,这类网名以叠词、动物、食物为核心,搭配“小”“奶”“软”等字眼,传递出无害、亲切的特质,适合喜欢可爱风格或想拉近社交距离的用户。
示例:小熊软糖、草莓气泡、奶凶小猫、云朵棉花糖、甜心贩卖机、兔崽子不吃胡萝卜、芝士就是力量、今日份可爱、糯叽叽星人、奶盖不加茶。
厌倦了冗长复杂的网名,年轻人开始追求“极简风”,这类网名常用单字、符号或短英文,拒绝千篇一律,突出“我本不同”的态度,特点是不解释、不迎合,用最简短的字符留下记忆点。
示例:野、A、π、-、#、L、S、鲸、屿、风、默、屿、野、π、#、L、S、鲸、屿、风、默。
微信作为熟人社交平台,情侣与闺蜜网名成为“关系认证”的重要方式,这类网名讲究“成对感”,或用关联词(如“山河与共”“日月同辉”),或共享意象(如“星辰大海”“人间理想”),或直接标注身份(如“XX的小跟班”),让关系一目了然。
情侣示例:山河与共/日月同辉、南风知我意/北岸有晴天、你是人间理想/我是理想人间、鲸落与海/海与鲸归。
闺蜜示例:星辰大海/人间烟火、快乐二打一/孤独三缺一、奶茶半糖/友情满糖、你是小星星/我是小月亮。
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等古装剧影响,古风网名在2017年迎来热潮,这类网名多取自诗词典故、历史人物或古典意象,用“雅”“兮”“之”“君”等字营造“清风明月”的意境,适合喜欢传统文化或追求“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用户。
示例:长安故里、一枕清风、南风知我意、醉里挑灯看剑、青山见我、眉间朱砂、江湖故人、月下独酌、青衫磊落、东篱把酒。
2017年,“沙雕文化”在年轻人中流行,这类网名以自嘲、幽默、网络热梗为核心,用“反差感”制造笑点,适合性格开朗、喜欢用网名传递快乐感的用户,特点是不走寻常路,甚至有点“离谱”,但让人过目不忘。
示例:快乐小狗、熬夜冠军、专业卖萌、今天也很努力鸭、朕的江山塌了、一只废柴、泡面没有调料包、智商已下线、快乐肥宅水、朕的御用铲屎官。
2017年的微信网名,既是对时代文化的折射,也是个人情绪的浓缩,从文艺到沙雕,从古风到简约,每个网名背后都藏着年轻人的生活态度:有人用“鲸落海底”表达温柔,用“快乐小狗”传递乐观,用“长安故里”寄托情怀,选择网名如同选择一种“社交语言”,合适的网名能让陌生人快速感知你的温度,让熟人更懂你的心思,如今回望,这些网名不仅是2017年的流行符号,更是属于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问题1:2017年流行的网名现在用会不会显得过时?
解答:网名的“过时”与否取决于个人需求,若追求紧跟潮流,部分风格(如纯沙雕梗网名)可能因网络热词迭代显得过时;但若网名承载了特定回忆或情感(如与某部作品的关联、某段重要经历),则永远不会过时,反而成为独特的个人符号,鲸落海底”虽源自2017年流行语,但因寓意“温柔而坚定的守护”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核心在于情感共鸣而非时效性。
问题2:如何根据自身性格选择合适的微信网名?
解答:可结合性格关键词匹配类型:内向文艺型选“文艺清新”(如“与书为邻”);活泼外向型选“沙雕有趣”(如“快乐小狗”);简约低调型选“个性简约”(如“.”);重视情感联结型选“情侣/闺蜜”(如“并肩看星”),关键是让网名成为“性格的镜子”,避免刻意模仿他人,选择能真实代表你当下状态或长期态度的词汇,这样才能让网名既有辨识度,又有持久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