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的汽车市场融合了国际品牌与本土发展,汽车品牌的命名既遵循国际通用译名原则,又融入本地语言习惯与文化适配,形成了独特的命名体系,从早期的进口车到本土合资品牌,再到新能源车型的引入,台湾汽车名字的演变不仅反映了市场变迁,也体现了语言翻译的灵活性与文化融合的特点,以下将从国际品牌译名、本土品牌及特殊译名等维度,详细梳理台湾地区的汽车名字大全,并分析其命名逻辑与背景。
国际汽车品牌进入台湾市场时,译名多采用“音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兼顾发音贴近性与本地认知习惯,部分品牌因历史渊源或市场策略,形成了与大陆地区不同的专属译名,这些差异既体现了两岸语言文化的细微差别,也反映了品牌进入台湾市场的早期决策。
以下为常见国际品牌在台湾的译名及简要备注(按品牌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品牌原名 | 台湾译名 | 备注 |
---|---|---|
Acura | 讴歌 | 与大陆译名一致,本田旗下豪华品牌 |
Alfa Romeo | 爱快·罗密欧 | “爱快”为音译,“罗密欧”保留意译,早期称“阿尔法·罗密欧” |
Audi | 奥迪 | 与大陆译名一致,大众旗下豪华品牌 |
BMW | BMW/宝马 | 官方多用“BMW”,民间亦称“宝马”,与大陆一致 |
Buick | 别克 | 与大陆译名一致,通用旗下品牌 |
Cadillac | 凯迪拉克 | 与大陆译名一致,通用旗下豪华品牌 |
Chevrolet | 雪佛兰 | 与大陆译名一致,通用旗下品牌 |
Chrysler | 克莱斯勒 | 与大陆译名一致,菲亚特克莱斯勒旗下品牌 |
Citroën | 雪铁龙 | 与大陆译名一致,标致雪铁龙集团旗下品牌 |
Dacia | 达契亚 | 与大陆译名一致,雷诺旗下品牌 |
Daihatsu | 大发 | 与大陆译名一致,丰田旗下小型车品牌 |
Dodge | 道奇 | 与大陆译名一致,克莱斯勒旗下品牌 |
Ferrari | 法拉利 | 与大陆译名一致,意大利超跑品牌 |
Fiat | 飞雅特 | 早期音译“飞雅特”,2020年后改用“菲亚特”(与大陆统一) |
Ford | 福特 | 与大陆译名一致,美系品牌 |
Genesis | 捷恩斯 | 现代旗下豪华品牌,台湾称“捷恩斯”,大陆称“捷尼赛思” |
Honda | 本田 | 与大陆译名一致,日系品牌 |
Hyundai | 现代 | 与大陆译名一致,韩系品牌 |
Infiniti | Infiniti/无限 | 官方保留“Infiniti”,早期音译“无限”,与大陆“英菲尼迪”不同 |
Jaguar | 捷豹 | 与大陆译名一致,塔塔旗下豪华品牌 |
Jeep | 吉普 | 与大陆译名一致,克莱斯勒旗下越野品牌 |
Kia | 起亚 | 与大陆译名一致,韩系品牌 |
Lamborghini | 蓝宝坚尼 | 音译“蓝宝坚尼”,大陆称“兰博基尼”,差异较大 |
Land Rover | 陆虎 | 音译“陆虎”,大陆称“路虎”,早期台湾市场通用 |
Lexus | 凌志/雷克萨斯 | 早期称“凌志”(意译“凌云之志”),2005年后统一为“雷克萨斯”(与大陆一致) |
Lincoln | 林肯 | 与大陆译名一致,福特旗下豪华品牌 |
Maserati | 玛莎拉蒂 | 与大陆译名一致,菲亚特旗下豪华品牌 |
Mazda | 马自达 | 与大陆译名一致,日系品牌 |
McLaren | 迈凯伦 | 与大陆译名一致,英国超跑品牌 |
Mercedes-Benz | 宾士 | 音译“宾士”,Benz单独称“奔驰”,但品牌统一为“宾士”(与大陆“奔驰”不同) |
Mitsubishi | 三菱 | 与大陆译名一致,日系品牌,台湾市场由裕隆集团代理 |
Nissan | 日产/裕隆日产 | 品牌称“日产”,旗下车型如Sentra称“蓝鸟·Sentra”(早期与裕隆合资) |
Opel | 欧宝 | 与大陆译名一致,通用旗下品牌,2022年退出台湾市场 |
Peugeot | 标致 | 与大陆译名一致,法系品牌 |
Porsche | 保时捷 | 与大陆译名一致,德国豪华跑车品牌 |
Renault | 雷诺 | 与大陆译名一致,法系品牌,台湾由中华汽车代理 |
Rolls-Royce | 劳斯莱斯 | 与大陆译名一致,英国豪华品牌 |
Saab | 绅宝 | 音译“绅宝”,大陆称“萨博”,品牌已停产 |
Seat | 西亚特 | 与大陆译名一致,大众旗下品牌,2021年退出台湾市场 |
Skoda | 斯柯达 | 与大陆译名一致,大众旗下品牌 |
Subaru | 富士/斯巴鲁 | 官方称“富士”(音译),民间亦用“斯巴鲁”(与大陆一致) |
Suzuki | 铃木 | 与大陆译名一致,日系品牌 |
Tesla | 特斯拉 | 与大陆译名一致,美国电动车品牌 |
Toyota | 丰田 | 与大陆译名一致,日系品牌,台湾市场由和泰汽车代理 |
Volkswagen | 福斯 | 音译“福斯”,大陆称“大众”,差异显著(“福斯”意为“人民的汽车”) |
Volvo | 富豪 | 音译“富豪”,大陆称“沃尔沃”,早期台湾市场通用 |
除国际品牌外,台湾地区曾发展出本土汽车品牌及合资企业,这些品牌的命名多融合本地文化、企业愿景或合作方元素,成为台湾汽车工业历史的见证。
裕隆集团是台湾汽车工业的先驱,1953年与日本日产合资成立“裕隆汽车”,后逐步发展出自主品牌。
中华汽车成立于1969年,与三菱汽车合资,是台湾另一大汽车制造商。
三富汽车是台湾早期汽车组装厂,1966年成立,主要与铃木、马自达合作生产车型,1996年因经营问题停产,其代理车型如Suzuki Alto(奥拓)、Mazda 323(323)等,译名与日本原厂一致。
部分合资车型因市场定位或本地需求,采用独特译名,
台湾汽车品牌的命名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音译与意译结合,如“宾士”(Mercedes-Benz)音译精准,“凌志”(Lexus)意译富有文化内涵;二是历史延续性,早期品牌译名(如“福斯”“陆虎”)因市场认知度高,至今仍被部分消费者沿用;三是本土化创新,如纳智捷的命名融合中英文,体现本土品牌的文化自信。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型的普及,台湾市场对电动车品牌的译名更注重简洁与科技感,如Tesla(特斯拉)、Rivian( Rivian,台湾称“利维安”)等,均采用国际通用译名,本土品牌如Luxgen也推出新能源车型,延续“纳智捷”品牌名称。
Q1:为什么同一汽车品牌在台湾和大陆的译名存在差异?
A1:差异主要源于三方面:一是翻译原则不同,台湾更侧重音译本地化(如Mercedes-Benz台湾“宾士”、大陆“奔驰”),而大陆近年倾向意译或音意结合;二是历史因素,早期品牌进入台湾时由代理商独立翻译,未与大陆统一(如Lexus台湾早期“凌志”、大陆“雷克萨斯”);三是文化偏好,台湾市场部分译名需符合当地语言习惯,避免歧义(如“福斯”Volkswagen的“福斯”意为“人民的汽车”,更贴近台湾本土语境)。
Q2:台湾有哪些本土汽车品牌仍在运营?
A2:目前台湾仍在运营的本土汽车品牌主要为裕隆集团旗下的Luxgen(纳智捷),该品牌专注SUV与MPV车型,近年加速电动化转型,推出纳智捷LUXGEN EV1等电动车,中华汽车(CMC)虽与三菱合资,但作为台湾本土企业,其生产的车型(如CMC Zinger)在台湾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可视为本土合资品牌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