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属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易经》哲学体系与五行学说深度融合的体现,二者共同构成了古人解释宇宙运行、自然规律及人事变迁的核心框架。《易经》以阴阳为根本,通过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符号象征推演万物变化;五行则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的相生相克关系,阐释物质世界的动态平衡,两者的结合,不仅拓展了《易经》的应用维度,也为五行学说提供了系统的哲学支撑,形成了“以易为体,以五行为用”的独特思维模式。
五行学说起源于商周时期,最初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反映了古人对物质元素的朴素认知。《易经》成书于西周至战国时期,其卦象符号与阴阳互动思想,为五行学说提供了理论工具,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将五行与阴阳结合,逐步形成了“五行生克”理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而《易经》的八卦符号恰好能与五行属性对应,奠定了“易属五行”的基础。
汉代是“易属五行”体系化的关键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将五行与自然、社会、人事全面关联,《易经》八卦的五行属性被明确固定,并通过卦爻辞的解读,形成了“五行统八卦”的宇宙观,此后,这一思想渗透至中医、风水、命理、历法等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八卦是《易经》的基础符号,每个卦象均有对应的五行属性,其划分依据源于卦象的自然象征与阴阳特性,以下是八卦五行属性的详细对应关系(表格呈现):
卦名 | 卦象 | 自然象征 | 五行属性 | 方位 | 季节 | 阴阳特性 |
---|---|---|---|---|---|---|
乾 | 天、健 | 金 | 西北 | 秋季 | 老阳 | |
坤 | 地、顺 | 土 | 西南 | 季夏 | 老阴 | |
震 | 雷、动 | 木 | 东 | 春季 | 少阳 | |
巽 | 风、入 | 木 | 东南 | 春夏之交 | 少阴 | |
坎 | 水、陷 | 水 | 北 | 冬季 | 中阳 | |
离 | 火、丽 | 火 | 南 | 夏季 | 中阴 | |
艮 | 山、止 | 土 | 东北 | 冬春之交 | 少阳 | |
兑 | 泽、悦 | 金 | 西 | 秋季 | 少阴 |
乾卦为纯阳之卦,象征天、刚健、运动,五行属金,对应秋季肃杀之气与西方收敛之性;坤卦为纯阴之卦,象征地、柔顺、承载,五行属土,对应季夏生化之力与西南孕育之象,二者为“天地定位”,金生水(乾生坎)、土生金(坤生乾),体现五行相生的循环逻辑。
震卦为雷,象征震动、萌发,五行属木,对应春季生发之气与东方;巽卦为风,象征渗透、舒展,五行亦属木,对应春夏之交的流通之性,二者为“雷风相薄”,木生火(震生离、巽生离),体现木的生发特性对火的催动作用。
坎卦为水,象征险陷、滋养,五行属水,对应冬季闭藏之气与北方;离卦为火,象征附丽、光明,五行属火,对应夏季炎热之气与南方,二者为“水火不相射”,水克火(坎克离)、火克金(离克乾),体现五行相克的制衡关系,同时水火既济(坎上离下)为“既济卦”,象征阴阳和谐。
艮卦为山,象征静止、阻止,五行属土,对应冬春之交的稳固之性;兑卦为泽,象征喜悦、消耗,五行属金,对应秋季的收敛之象,二者为“山泽通气”,土生金(艮生兑)、金生水(兑生坎),体现土对金的孕育与金对水的转化。
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相重而成,其五行属性需结合上下卦的五行关系综合判断,核心逻辑包括“五行生克”“五行旺衰”与“卦气进退”。
六十四卦的吉凶判断常以“用神”(代表求测核心事物的五行)为中心,通过上下卦五行对用神的生克关系定基。
五行在不同季节、方位的“旺相休囚”状态(旺:当令之气;相:次旺之气;休:休歇之气;囚:衰败之气;死:灭绝之气),会影响卦象的五行力量,例如春季木旺,火相,土休,金囚,水死:
《易经》以“十二辟卦”(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对应十二个月,体现卦气与五行的流转,例如复卦(䷗)为十一月子月,一阳初生,水(坎)下生阳(震),象征木气将萌;至乾卦(䷀)为五月午月,纯阳用事,火(离)气鼎盛,体现五行从“潜藏”到“彰显”的循环。
《易经》占卜(“筮法”)的核心是通过卦象解读人事,而五行则是卦象解读的“语言”,具体应用包括:
根据求测事项确定用神五行,如测事业看“官星”(克我者,如金克木,木命人官星为金),测财运看“财星”(我克者,如木克土,木命人财星为土)。
用神得生(如木得水生)为吉,得克(如木被金克)为凶;用神受制(如土被木克)需看是否有“通关”(如土生金,金克木,土通过金化解木克)。
通过五行旺衰与地支五行定应期,如用神为火,夏季火旺,应期多在午月(农历五月);用神为水,冬季水旺,应期多在子月(农历十一月)。
“易属五行”不仅是古代哲学的智慧结晶,其“阴阳平衡”“五行制衡”的思想对现代生活仍有启示:
Q1:八卦的五行属性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震、巽都属木?
A:八卦五行属性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归类与阴阳特性的对应,震卦象征“雷”,春季雷声震动万物萌发,木有“生发”特性,故震属木;巽卦象征“风”,风无孔不入,如木之“曲直”(可弯曲可舒展),具有渗透与流通的特性,故与震同属木,二者虽一为“动”、一为“入”,但本质均体现木的生长与舒展之性,故五行同属木。
Q2:在《易经》占卜中,如何通过五行生克关系判断卦象吉凶?
A:判断卦象吉凶需分三步:第一步定“用神”(代表求测核心的五行,如测事业官星、测财运财星);第二步看卦中五行对用神的生克,用神得生(如木得水生)、得助(如木见木)为吉,受克(如木被金克)、受耗(如木生火)为凶;第三步结合“旺衰”(如春季木旺,金囚),若用神当令(如木在春季)则力量增强,吉更吉、凶更凶,若用神失令(如金在春季)则力量减弱,凶可缓、吉可藏,例如占得“雷水解卦”(䷸),震木为体,坎水为用,木生水为“相生”,若春季占则木旺生水有力,主事态顺利;若秋季占则金旺克木,木生水力弱,需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