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品是金融机构为满足不同投资者投融资需求而设计的标准化或非标准化工具,其名称通常融合产品特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方向或品牌特色,从功能维度划分,金融产品可分为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保险产品、信托计划、券商资管及互联网金融产品等大类,每类下又细分出多种子类型,名称也呈现出多样化、场景化的特点。
银行产品以“稳健”“灵活”为核心,名称多体现风险等级和流动性特征,现金管理类产品注重流动性,名称常含“天天”“活期”“现金”等字样,如“招商银行朝朝宝”“工商银行天天盈”“建设银行乾元·享”;固定收益类产品主打“稳利”“安盈”,如“平安银行稳赢系列”“中国银行汇理丰”“农业银行安心得利”;混合类产品则强调“优选”“智选”,如“招商银行招银理财臻选混合”“兴业银行睿逸稳健配置”;结构性存款名称多含“结构性”“汇利”,如“交通银行添利得结构性存款”“浦发银行汇理财·汇享系列”。
公募基金名称包含基金类型、投资策略及品牌标识,货币基金如“余额宝”(天弘基金)、“微信零钱通”(易方达基金)、“华宝现金添益A”;债券基金分纯债(“易方达安心回报债券A”)、二级债基(“工银瑞双利债券A”);股票基金有“华夏成长混合”“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A”;指数基金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中证500ETF联接A”;QDII基金(投资海外)如“华夏全球科技先锋混合(QDII)”“南方恒生ETF(QDII)”;FOF基金(基金中基金)如“招商和悦稳健配置混合(FOF)A”。
保险产品名称突出保障或储蓄属性,寿险如“平安福终身寿险”“国寿福终身寿险”“泰康幸福有约终身寿险”;重疾险含“昆仑保普惠多倍重大疾病保险”“达尔文7号重大疾病保险”“超级玛丽8号”;年金险主打“养老”“教育”,如“光明一生慧选版年金保险”“信美相互传世金生年金保险”;万能险如“平安财富人生终身寿险(万能型)”;投连险(投资连结保险)如“中投连险进取型账户”。
信托计划名称多体现“信托公司+项目类型”,资金信托如“中信信托·信惠精选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外贸信托·元聚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财产信托如“中诚信托·安盛家族财产信托”“华宝信托·企业资产财产信托”;公益信托如“华润信托·华润有爱公益信托”。
券商资管分集合、定向、专项计划,集合资管如“中信证券·中信优选成长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华泰证券·紫金天天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国泰君安·君得利一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定向资管如“招商证券·XX企业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专项资管如“中信建投·保障性住房建设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互联网平台代销或自研产品,如“余额宝”(货币基金)、“零钱通”(货币基金)、“度小满理财”(银行理财、基金)、“京东金融·钢镚理财”(货币基金)、“陆金所·稳盈安e”(稳健型理财)、“微众银行·活期+”(货币基金)、“蚂蚁财富·投顾组合”(基金组合)。
问:如何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金融产品名称?
答:选择金融产品需结合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及投资目标,保守型投资者可选名称含“稳盈”“安心”“现金”的现金管理类或固收类产品(如“朝朝宝”“乾元·享”);激进型投资者可关注名称含“成长”“精选”“指数”的股票型或指数基金(如“易方达蓝筹精选”“沪深300ETF”);养老规划者可关注“年金”“养老”类产品(如“光明一生慧选版”),同时需注意名称背后的底层资产,而非仅凭字面判断。
问:金融产品名称中的“稳健”“成长”等词是否代表实际风险?
答:名称中的“稳健”“成长”等是营销用语,实际风险需结合产品说明书中的“风险等级”和“投资范围”判断。“稳健型”产品可能投资债券,但也可能配置少量权益类资产,净值仍会有波动;“成长型”产品通常权益仓位较高,风险和收益均较高,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产品的风险等级(R1-R5)和历史业绩,而非仅依赖名称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