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名字在佛教经典中有着丰富的记载,每一尊佛名都蕴含着深刻的教义与功德,代表着佛的智慧、慈悲与愿力,这些名号或源于佛的因地修行,或彰显其果地功德,或对应不同世界的教化使命,为众生提供了忆念、修持与皈依的对象,以下从不同维度梳理佛的名号,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佛名体系。
横三世佛代表娑婆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教化主,满足众生不同层面的需求。
佛名 | 别称/含义 | 所属佛土/经典来源 |
---|---|---|
释迦牟尼佛 | 世尊、本师(娑婆世界教化主) | 娑婆世界/《金刚经》《法华经》 |
药师琉璃光如来 | 药师佛(除生死病,得安乐) | 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经》 |
阿弥陀佛 | 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接引往生极乐) | 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经》 |
竖三世佛代表过去、未来的佛,展现时间维度上的佛法传承与因果缘起。
佛名 | 别称/含义 | 所属时间/经典来源 |
---|---|---|
燃灯佛 | 锭光佛(过去佛,曾为释迦牟尼授记) | 过去世/《瑞应起经》 |
释迦牟尼佛 | 现在佛(贤劫千佛第四佛) | 现在世/《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
弥勒佛 | 未来佛、慈氏菩萨(贤劫千佛第五佛) | 未来世/《弥勒下生经》 |
五方佛代表佛教的五种智慧,对应中央与四方,是密宗金刚界曼荼罗的核心主尊。
佛名 | 别称/含义 | 方位/智慧象征 |
---|---|---|
毗卢遮那佛 | 大日如来(法身佛,真理之体) | 中央/法界体性智 |
阿閦佛 | 不动佛(东方,破烦恼障) | 东方/大圆镜智 |
宝生佛 | 南方,赐予福慧 | 南方/平等性智 |
阿弥陀佛 | 西方,无量光寿 | 西方/妙观察智 |
不空成就佛 | 北方,成就一切事业 | 北方/成所作智 |
过去七佛包括释迦牟尼佛前六位佛,展现佛法在贤劫中的传承,为众生提供修行的榜样。
佛名 | 别称/含义 | 授记佛/经典来源 |
---|---|---|
毗婆尸佛 | 观胜佛(过去七佛之首) | 无/《长阿含经》 |
尸弃佛 | 最上佛 | 无/《长阿含经》 |
毗舍婆佛 | 遍一切自在佛 | 无/《长阿含经》 |
拘留孙佛 | 所应断已断佛(贤劫第一佛) | 燃灯佛/《贤劫经》 |
拘那含牟尼佛 | 金寂佛(贤劫第二佛) | 拘留孙佛/《贤劫经》 |
迦叶佛 | 饮光佛(贤劫第三佛) | 拘那含牟尼佛/《增一阿含经》 |
释迦牟尼佛 | 贤劫第四佛 | 燃灯佛/《因果经》 |
药师七佛出自《药师经》,其中药师琉璃光如来为教主,其余六佛辅助教化,满足众生消灾延寿、离苦得乐的愿求。
佛名 | 别称/含义 | 经典来源 |
---|---|---|
善称名吉祥王如来 | 过去佛,名号吉祥 | 《药师经》 |
宝月智严音王如来 | 身如满月,音声庄严 | 《药师经》 |
金色宝妙颜净王如来 | 色身庄严,面容妙好 | 《药师经》 |
无忧最胜吉祥如来 | 消除忧恼,赐吉祥 | 《药师经》 |
法胜光明功德王如来 | 光明破暗,功德殊胜 | 《药师经》 |
须弥相光明王如来 | 身如须弥,光明普照 | 《药师经》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师) | 东方教主,除病消灾 | 《药师经》 |
除上述分类外,佛教经典中还记载了许多具有特殊功德的佛名,如多宝佛(代表法身常住)、卢舍那佛(法身佛毗卢遮那佛的报身)、阿閦佛(东方不动佛,象征坚毅)等,这些佛名或源于特定经典的记载,或对应众生的不同根机,共同构成了佛教丰富的佛名体系。
佛名的意义不仅在于称念,更在于通过名号忆念佛的功德与智慧,持名念佛能帮助众生收摄心神,与佛的愿力相应,从而在修行中增长信心、消除业障,了解佛名大全,既是对佛教文化的学习,也是对内心慈悲与智慧的启发。
佛的名字很多,持名念佛时应该选择哪个?
答:持名念佛可根据个人因缘选择,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持“阿弥陀佛”;若求消灾延寿、除病祛苦,可持“药师琉璃光如来”;若忆念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可持“释迦牟尼佛”,核心在于至诚恭敬,心念专一,佛名是契入佛心的方便,不必执着于数量,重在与佛的愿力感应道交。
佛的别称那么多,有什么含义吗?
答:佛的别称多源于其功德、愿力或经典记载。“燃灯佛”因过去曾以佛光为释迦牟尼佛授记,光明如灯,故称“锭光佛”(燃灯佛);“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强调其寿命无量,“无量光”强调其光明遍照,象征愿力无边;“药师佛”则因能除众生身心“病苦”,如同药师疗疾,故名,别称从不同角度诠释佛的特质,帮助众生从不同契入点理解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