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物化载体,其营造智慧深植于古代宇宙观,五行”思想(金、木、水、火、土)作为核心哲学,深刻影响着园林的布局、要素与意境,五行不仅是物质元素的分类,更是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系统,通过山、水、植物、建筑、光影的有机组合,构建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生态美学空间。
木为园林之“筋骨”,对应植物景观,古人选植树木非仅取其形色,更重其文化寓意与五行属性,松、竹、梅“岁寒三友”属木,象征坚韧气节;垂柳、梧桐因枝条柔曲,呼应“木曰曲直”的生长特性,常植于水边,形成“杨柳依依”的诗意,如拙政园“远香堂”前遍植荷、梅,木生火(荷花的红属火),夏日荷红映日,冬日梅香暗雪,四季景致随五行流转而变化,体现“木德生发”的生机。
水为园林之“血脉”,是五行中“润下”的代表,水体形态分静水与动水:静水如池、湖,象征“静以修身”,网师园“水池”一亩许,倒映月色与亭台,体现“水体藏精”;动水如瀑、溪,模拟“流水不腐”的自然之态,颐和园“知鱼桥”下溪流潺潺,水声与山石相和,形成“水生木”的生态循环——滋养岸边草木,又通过蒸发调节微气候,成为园林的“生命之源”。
土为园林之“根基”,对应山石与地形,叠山理水时,“土为母,石为父”,以土堆筑山体骨架,再以石点缀纹理,如留园“冠云峰”以土为基,太湖石瘦、皱、漏、透,象征“土爰稼穑”的承载与孕育,园林地形讲究“高阜可培,低方可挖”,通过土方营造“丘壑宛然”的起伏感,既避免平直单调,又暗合“土厚德载”的哲学,为其他五行元素提供依托。
金为园林之“骨架”,对应建筑与构件,亭台楼阁的梁柱、门窗、栏杆属金,其形态方正刚直,体现“金曰从革”的变革与秩序,苏州狮子林“真趣亭”采用木质架构,但斗拱、雀替等金属构件加固,刚柔并济;汉白玉栏杆(白色属金)环绕水池,既界定空间,又与水的柔动形成“金生水”的相生关系——金属光泽映照水面,增添灵动之感。
火为园林之“神韵”,对应光影与色彩,阳光透过树叶形成光斑,属“火曰炎上”的升腾之态;朱漆门窗、红色墙垣(如颐和园长廊红柱)属火,象征温暖与活力;节日灯笼、烛火更直接点燃“火”的意象,网师园“月到风来亭”中秋赏月,月光(属水)与灯火(属火)交相辉映,形成“水火既济”的和谐画面,赋予园林以人文温度。
园林营造的核心在于“五行调和”,通过相生关系构建生态循环,以相克关系避免失衡,相生如“水生木”:水体滋养岸边草木,拙政园“小飞虹”廊桥下植芦苇,水润木荣,形成“水-木-火(阳光)”的能量链;“土生金”:山石(土)承托建筑(金),颐和园佛香阁以万寿山(土)为基,汉白玉基座(金)稳稳其上,彰显“土厚金声”的稳重,相克则体现为动态平衡,如“火克金”:园林建筑多用木石材质,减少金属暴露(避免烈日暴晒变形),或通过绿植遮阳(木生火,火克金被自然调和);“金克木”:金属构件与植物保持距离,如窗棂旁不种高大乔木,避免根系破坏结构,同时通过修剪(人为干预“金”的秩序)控制植物生长,实现“刚柔相济”。
五行不仅是物质构成,更是意境营造的符号系统,木的生机、水的灵动、土的厚重、金的秩序、火的温暖,共同指向“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寄畅园“八音涧”以土为骨,叠石成涧,引水环流,岸边植枫(木,秋日属火),涧上架石桥(金),阳光透过枝叶洒落(火),五感联动中,游客仿佛置身自然宇宙,感受五行流转的韵律,这种设计超越了视觉审美,将哲学思考融入空间,使园林成为“可游、可居、可悟”的精神家园。
五行 | 对应园林要素 | 设计手法 | 象征意义 | 典型案例 |
---|---|---|---|---|
木 | 植物(松、竹、梅、柳) | 疏密布局、季相搭配 | 生长、气节、生命力 | 拙政园“竹幽居”竹丛 |
水 | 水体(池、溪、瀑) | 动静结合、曲岸环绕 | 滋养、灵动、智慧 | 颐和园昆明湖 |
土 | 山石(假山、土山) | 土石结合、叠石成山 | 承载、厚重、稳定 | 留园“冠云峰” |
金 | 建筑(亭、台、楼阁) | 方正布局、金属构件 | 秩序、变革、坚固 | 苏州狮子林“真趣亭” |
火 | 光影、色彩(光斑、朱红) | 光影交织、暖色调点缀 | 温暖、活力、灵性 | 网师园“月到风来亭” |
问:五行思想在古典园林设计中是刻意为之还是自然形成?
答:既有文化自觉,也有实践智慧,古代造园家(如计成《园冶》)深谙五行哲学,在规划时会主动布局五行元素,如“无水不园”体现水的核心地位,“叠山理水”暗合土生金、水生木的相生关系,这种设计并非生硬堆砌,而是通过自然元素的有机组合,让五行思想隐含于山水、建筑、植物的日常体验中,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问:现代园林设计如何借鉴五行理念?
答:现代园林可从“生态平衡”与“人文体验”两方面借鉴五行理念,生态上,遵循“木(植物)-水-土(土壤)-金(矿物质循环)-火(能量流动)”的自然规律,构建可持续的植物群落和水循环系统;人文上,通过色彩(如金色的秋叶、红色的花卉)、材质(木、石、金属)、光影设计,呼应五行特质,营造兼具功能性与意境美的空间,用“水景+绿植”组合(水生木)净化空气,用“暖色铺装+休憩亭廊”(火+金)营造温暖氛围,让传统五行智慧服务于现代人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