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作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核心经典,不仅记录了宗教信仰与救恩历史,也保存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其中男性人物的名字承载着深厚的神学寓意、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这些名字多源于希伯来语、希腊语或亚兰语,其含义往往与上帝的属性、人类的处境或信仰经历紧密相关,本文将系统梳理圣经中主要的男性名字,按旧约与新约分类,并简要说明其背景与意义,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些古老名字的深层价值。

旧约中的男性名字
旧约记载了从创世到波斯时期的宗教与历史,男性人物涵盖族长、先知、君王、士师、祭司等,他们的名字多与“上帝的应许”“救赎计划”或“人的悖逆与悔改”相关。
族长与先祖时期
创世记至申命记记载了以色列民族的起源,这一时期的男性名字多为族长与先祖,其含义多体现上帝的呼召与立约:
- 亚当(Adam):意为“人”或“泥土”,因上帝用泥土造人(创2:7),象征人类与上帝的原始关系。
- 挪亚(Noah):意为“安息”或“安慰”,洪水后上帝因他的敬虔与他立约(创6-9章)。
- 亚伯拉罕(Abraham):原名“亚伯兰”(Abram),意为“高举的父亲”,上帝赐名“亚伯拉罕”,意为“多国之父”(创17:5),象征上帝对后裔的应许。
- 以撒(Isaac):意为“笑”,因其母亲撒拉在百岁生子时发笑(创17:17-19),象征上帝恩典的奇妙。
- 雅各(Jacob):意为“抓住脚跟”或“取代者”,后改名“以色列”(Israel),意为“与神较力的人”(创32:28),成为以色列民族的祖先。
出埃及与旷野时期
这一时期的核心人物是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及其兄长亚伦:
- 摩西(Moses):名字可能源于埃及语“姆斯”(Mose,意为“生”)或希伯来语“拉出”(mashat),象征上帝“将他从水中拉出来”(出2:10),是旧约最伟大的先知与律法颁布者。
- 亚伦(Aaron):意为“崇高”或“发光”,作为以色列第一位大祭司,代表上帝的子民献祭(出28:1)。
士师与君王时期
士师时代是“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的时期(士21:25),君王时代则建立了以色列的统一与分裂:

- 约书亚(Joshua):意为“耶和华是救恩”,摩西的 successor,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书1:1-9)。
- 基甸(Gideon):意为“砍倒者”或“大能的勇士”,以 fleece 试验上帝,带领三百人击败米甸士师(士6-8章)。
- 扫罗(Saul):意为“求问”,以色列第一位君王,因悖逆被上帝废弃(撒上9-31章)。
- 大卫(David):意为“蒙爱的”,合上帝心意的人,统一以色列,建立耶路撒冷为王都,被称为“合神心意的人”(撒上13:14,代上28:4)。
- 所罗门(Solomon):意为“和平”,大卫之子,以智慧著称,建造圣殿,晚年因拜偶像导致国家分裂(王上1-11章)。
分国时期与先知时代
以色列分裂为北国(以色列)与南国(犹大)后,先知兴起,呼唤悔改与归回:
- 以利亚(Elijah):意为“我的上帝是耶和华”,对抗巴力先知,在迦密山彰显上帝大能(王上17-19章)。
- 以利沙(Elisha):意为“上帝是救恩”,以利亚的门徒,行神迹(如使死人复活,王下4章)。
- 以赛亚(Isaiah):意为“耶和华拯救”,南国犹大先知,预言弥赛亚的来临(赛7:14,9:6)。
- 耶利米(Jeremiah):意为“耶和华建立”,流泪的先知,呼吁犹大人悔改,却被同胞弃绝(耶1:1-19)。
后期历史人物
被掳归回时期的关键人物:
- 以斯拉(Ezra):意为“帮助”,带领第二批被掳者归回,重建圣殿,重申律法(拉7:1-10)。
- 尼希米(Nehemiah):意为“耶和华安慰”,犹大省长,带领重建耶路撒冷城墙(尼1-6章)。
新约中的男性名字
新约记载了耶稣的生平、早期教会的发展及使徒们的宣教,男性名字多与“救恩”“福音”或“教会的建立”相关,既有犹太传统名字,也有希腊化名字。
耶稣与施洗约翰
- 耶稣(Jesus):希腊语形式,希伯来语原名“约书亚”(Joshua),意为“耶和华是救恩”,因他要将百姓从罪恶中拯救出来(太1:21)。
- 施洗约翰(John the Baptist):意为“耶和华是恩典”,在旷野传悔改的洗礼,为耶稣预备道路(太3:1-12)。
十二使徒
耶稣亲自拣选的十二门徒,名字多为犹太常见名:

- 彼得(Peter):原名“西门”(Simon),耶稣赐名“彼得”(意为“磐石”),象征教会的根基(太16:18)。
- 安德烈(Andrew):彼得的哥哥,最早跟随耶稣的门徒之一,被称为“第一个门徒”(约1:40-42)。
- 雅各(James):西庇太的儿子,约翰的哥哥,耶稣最爱的三门徒之一,早期教会领袖(太4:21-22,徒12:2)。
- 约翰(John):雅各的弟弟,耶稣最爱的门徒,写下约翰福音、三封书信与启示录(约13:23,21:20-24)。
- 腓力(Philip):伯赛大人,带领拿但业见耶稣(约1:43-46)。
- 巴多罗买(Bartholomew):可能即“拿但业”,耶稣称他为“心里没有诡诈的人”(约1:47)。
- 多马(Thomas):又称“低土马”,因怀疑耶稣复活被称为“多马”,后宣告“我的主,我的上帝”(约20:24-29)。
- 马太(Matthew):原名“利未”,税吏,耶稣拣选后写下马太福音(太9:9-13)。
- 亚勒腓的儿子雅各(James son of Alphaeus):十二使徒之一,与西庇太的雅各区分(太10:3)。
- 达太(Thaddaeus):又称“犹大”(非加略人犹大),写下犹大书(太10:3)。
- 奋锐党的西门(Simon the Zealot):奋锐党是反罗马的犹太派别,象征不同背景的人因耶稣合一(路6:15)。
- 加略人犹大(Judas Iscariot):出卖耶稣的使徒,名字“犹大”意为“赞美”,却因贪婪成为叛徒(太26:14-16)。
保罗与教会同工
- 保罗(Paul):原名“扫罗”(Saul),大数人,逼迫教会后在大马色路上蒙召,成为外邦使徒,写过多封书信(徒9:1-19,罗1:1)。
- 巴拿巴(Barnabas):原名“约瑟”,使徒称他为“劝慰子”,保罗的宣教同工(徒4:36,11:22-30)。
- 提摩太(Timothy):路斯得人,保罗“属灵的儿子”,负责以弗所教会(提前1:2)。
- 提多(Titus):克里特人,保罗派往哥林多教会的代表(多1:4)。
其他重要人物
- 彼拉多(Pilate):罗马犹太巡抚,审判耶稣并下令将他钉十字架(太27:2-26)。
- 尼哥底母(Nicodemus):法利赛人,夜间见耶稣,帮助埋葬耶稣(约3:1-21,19:39)。
- 亚利马太的约瑟(Joseph of Arimathea):耶稣的门徒,求取耶稣身体埋葬在自己的新坟墓里(太27:57-60)。
相关问答FAQs
Q1:圣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男性名字是什么?
A1:根据圣经文本统计,“大卫”(David)在旧约中出现约60次,是旧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男性名字,象征合神心意的君权;“雅各”(Jacob/James)在新约中通过“雅各”(耶稣的弟弟)和“雅各”(西庇太的儿子)等人物出现约50次;“约翰”(John)在新约中出现约40次,涵盖施洗约翰、使徒约翰等核心人物,体现“恩典”与“见证”的主题,这些高频名字不仅反映人物的重要性,也承载了信仰叙事的核心脉络。
Q2:圣经中哪些男性名字的含义与“上帝的救赎”直接相关?
A2:许多旧约与新约的名字直接指向“上帝的救赎”:
- 以赛亚(Isaiah):意为“耶和华拯救”,其名字本身即是对弥赛亚救赎的预言(赛7:14)。
- 约书亚(Joshua):与耶稣(Jesus)同源,意为“耶和华是救恩”,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预表耶稣将人带入上帝的国度。
- 以利沙(Elisha):意为“上帝是救恩”,行神迹使死人复活(王下4:32-37),象征上帝赐予的生命救赎。
- 救主(Savior):新中对耶稣的称谓(路2:11),希腊语“基督”(Christ)意为“受膏者”,指向上帝所立的救赎主,这些名字不仅是个人标识,更是上帝救恩计划在人类历史中的具体彰显。